台灣研究中心
Center for Taiwan Studies
多元•齊心•執著•創新

台灣研究半世情

林岡

• “藍天綠地話台灣”:涉台研究需要通過有色濾鏡觀察台灣政治生態的變化,抓住藍、綠光譜變幻這一主要特點。
• “廬山內外識廬山”: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既需要跳脫廬山、把握全貌的視野,也離不開深入廬山、了解細節的勤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卓識宏論,尚需輔以“細節決定成敗”的溫馨提示。
• “雞先蛋後本同種”:兩岸的“雞蛋之爭”,可以理解為兩個同屬中國、大小懸殊的政治實體之間的“分庭抗禮”,即客觀上存在著兩個互不隸屬、各自管轄、互不幹涉對方內部事務、在憲法的意義又互不承認的政權。
• “有容無欲海峽安”:大陸多一點包容精神,台灣少一點不切實際的要求,是妥善處理政治兩岸關系、維持台海和平的關鍵所在。

2012年台灣“二合一”選舉的塵埃落定,為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對于從事涉台研究三十年,而又超越“天命”之年的沙場老兵,這一選舉結果屬于意料中事(請參閱拙文,“台灣2012年選舉對政黨體系的影響”,《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雖然馬英九勝出蔡英文80萬票的明顯差距,比我在選前四個月的估計多了40萬票,民進黨在台灣立法機構所擁有的40個席位,也比我原先估計的少了兩、三席。但基本判斷沒有離譜,算是對我敢于觸犯預測“大忌”的一種鼓勵。

自從1982年初進入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以來,我在台灣研究領域耕耘了三十年。在廈大獲得碩士學位後,先是在福建社會科學院供職五年,而後前往美國進修,在跨入“不惑之年”之後,獲得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其後又在美國著名思想庫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棲身六年之久,于2005年回國服務,落足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從福州到賓州,從華府到上海,不管我走到哪裡,鄉音不改,在心靈深處總難免牽掛著台灣的風土人情。基于這一研究情緣,我回國後在繼續從事台灣研究的同時,為本科生開設了台灣研究核心通識課程,培養以台灣研究為志業的碩博研究生,深感教學相長的樂趣,在此與大家分享教學和研究的心路歷程。

藍天綠地話台灣

我經常跟學生笑稱,涉台研究始于青山綠水。也就是說,要通過有色濾鏡觀察台灣政治生態的變化,抓住藍綠光譜變幻這一主要特點。在台灣,用藍、綠指涉中國國民黨和民主進步黨,本源于其黨旗色彩,而“藍天綠地”之說,又透露出國民黨的精英主義色彩和民進黨的草根性。



照片說明:九寨溝五彩池的波光水色,以藍、綠為主要色調,與台灣兩大政黨的光譜,頗有幾分神似。

台灣的社會分歧具有累積分裂(accumulative cleavage)的歷史烙印。國民黨原本主張國家統一,有其理想追求,但多年來不斷淡化其統一訴求,主張維持兩岸現狀。同時,強調經濟增長,在地域發展和社會分配方面,對中南部、中下層和中小企業的利益的照顧有所不週,其政策訴求難免帶有中間偏右的色彩。與此相反,主張台灣“獨立”的民進黨,以本省人的“出頭天”為感情訴求,基于台灣經濟發展“重北輕南”和社會分配不均的客觀現實,提出中間偏左的政策訴求,具有自由主義的味道。但在處理兩岸經貿關系方面,民進黨的立場又比國民黨保守的多。
在2012年選舉中,國民黨對選民的主要訴求是“拼經濟”和維持兩岸和平穩定,民進黨則主打“公平正義牌”和“主權牌”,提出以“三只小豬對抗大野狼”的口號。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仰望藍天時想到的也許是未來;在俯視綠地時,感受到更多的是眼前的現實。不過,台灣政壇上的“藍天”和“綠地”之別,不可簡化為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分,也難以完全等同于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之爭。

廬山內外識廬山

常言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古詩所隱含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為人們所廣為接受。但如果只是身居廬山之外,自然也無法了解廬山的真面目,甚至可能迷失于山間小道。社會科學研究,特別是經驗研究,強調田野調查的重要性,就是為了避免區域謬誤(ecological fallacy),即用整體性分析得出的結果,推演出有關個人層次的錯誤結論。簡言之,就是只見森林,不見樹木。當然,如果只是滿足于個案描述和觀察,缺乏比較視野,也可能陷于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境地,產生個體主義的謬誤(individualist fallacy),即由個人層次的分析而推演出有關整體層次的錯誤結論。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既需要跳脫廬山、把握全貌的視野,也離不開深入廬山、了解細節的勤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卓識宏論,尚需輔以“細節決定成敗”的溫馨提示。


照片說明:在“一覽眾山小”之際,別忘了“細節決定成敗”。

我在涉足台灣研究領域之初,就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外”的感嘆。早年我們只是從文獻資料和零星的台灣訪客身上了解和研究台灣,難免隔靴搔癢的局限。直到1995年春天,我才初次訪台,親身領略寶島風情,而後訪台機會日益增加,或參加學術會議,來去匆匆;或應邀講學參訪,短期駐點。拜二十多次訪台之賜,我對台灣政壇的風雲人物和民間社會的草根百姓,有了近距離的觀察機會,與台灣的學者專家,進行了更為廣泛而深入的知識交流和腦力激蕩,可以說是以“行萬裡路”的經歷,彌補了“讀萬卷書”的不足。最初我訪問台灣,只限于台北和日月潭,而後才有更多的機會訪問中南部和台灣東部,至今基本走遍了台灣22個縣市,切身體會到“出了台北才是台灣”和“向南走、向下沉”的個中緣由。這當然不是說了解台北不重要(畢竟台北是台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而是強調台灣內部的地區、人文差異,需要全面把握。只停留于參訪台北,恐怕就會“不識台灣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城中”了。

雞先蛋後本同種

從地圖上看大陸和台灣,大陸像一只雞,台灣像一粒蛋,孰輕孰重,一望可知;孰先孰後,兩岸則存在分歧。國民黨當局認為中華民國自從1911年誕生以來,一直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雖然1949年退守台灣,“但一直沒有被消滅”;中華民國的成立,早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他們這一邏輯,自然是先有蛋、後有雞了。然而,從大陸的觀點看來,歷史上的中華民國早在1949年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國民黨退守台灣,加上美國因素的介入,才有了台灣問題。如此看來,自然是雞先于蛋。即使存在這些分歧,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實乃天經地義。雖然兩岸尚未統一,但這是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所造成的,並沒有改變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

從台灣內部來看,國民黨力圖將兩岸的政治分歧,界定為制度之爭和“法統”之爭。從早年主張“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將兩岸關系的症結歸因為價值體系和生活方式的差異,以及在2011年大張旗鼓地舉行“建國百年”的慶典活動,都可以看出這一思維定式。與此相反,民進黨反對將兩岸政治對立視為國共內戰遺留和延續的產物,主張切斷兩岸的歷史和文化紐帶。民進黨認為,台灣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的基因,中華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兩岸關系的症結不是國民黨所認為的制度之爭,而是主權之爭。從他們的觀點推論,台灣與其與大陸爭論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不如自己衝破蛋殼,成為另一只雞。這裡的蛋殼,可以理解為一個中國的框架。民進黨在其執政時期,鼓吹“一邊一國”,不但無助于兩岸政治歧見的化解,而且造成了兩岸關系的極度緊張。

兩岸的“雞蛋之爭”,可以理解為兩個政治實體之間的“分庭抗禮”。“分庭”就是客觀上存在著兩個互不隸屬、各自管轄內部事務的政權,雙方互不幹涉對方的內部事務;“抗禮”就是兩岸政府在憲法和國際法的意義上並不承認對方是另一主權實體,也就是法理上互不承認。如果說,從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到1949年中華民國在大陸地區的統治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共和時期的話,那麼,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未來兩岸重新統一,則可以視為第二共和時期。在這一時期,大陸地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承了第一共和時期國家主權涵蓋範圍的主體部分,海峽兩岸在法理上延續“誰代表中國”的“內戰”狀態,客觀上維護了一個中國的框架。兩岸“分而不離”,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對內分別管轄中國這一“共同家園”(共同疆域);對外“背靠背”地分別代表中國,以相互競爭排斥的零和遊戲(在兩蔣時期)或暫時默認彼此既有涉外空間的雙贏方式(在馬英九時期),某種程度上共享了中國這一主權觀念。當然,“雞蛋之爭”的根本解決,還有待于中國和平統一的最終實現。

有容無欲海峽安

雖然雞和蛋有大小之分,但並不影響兩岸在過渡期平等交流和協商。台灣朋友經常喜歡引用孟子的古訓,“以大事小,仁也;以小事大,智也”來揭示兩岸的相處之道,希望大陸“有容乃大”,對台灣多一點包容。孟子所謂的大、小,是歷史上中國境內存在的大、小國,這跟我們今天所研究的兩岸關系,自然屬于不同性質。但就處理兩個大小失衡的政治實體的關系而言,孟子的說法也有幾分道理。不過,“有容乃大”之後,還有一句話叫“無欲則剛”,其實也很重要。特別是作為弱小的一方,不應該有太多不切實際的要求和期望。例如,李登輝在1995年企圖通過訪美,突破一個中國原則的束縛,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向不可能挑戰”,就有欲望太強之嫌。而陳水扁在其執政期間,推行“烽火外交”,反而造成台灣對外交往空間的緊縮,同屬錯估形勢的不智之舉。台灣一些人士,希望在經濟上依託大陸的同時,維持兩岸政治對立的現狀,無限度地擴展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甚至希望兩岸從互不否認,走向互相承認,恐怕也不太實際。

2012年台灣的選舉結果,有利于兩岸政治關系的未來發展。基于兩岸對“九二共識”與和平發展的普遍認同,雙方可望在涉外活動中繼續“避免不必要的內耗”,“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並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系展開務實探討”。在處理兩岸政治關系議題上,也有先易後難的問題。兩岸共同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活動的模式,是否可以經過協商,外溢到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等功能性的國際組織,是值得觀察的。隨著兩岸政治關系的緩和,大陸沿海導彈部署對台灣的敏感性和台灣對外軍購的理由,將進一步削弱。兩岸在對外交往和軍事安全的“和解休兵”,有助于雙方就統一前的政治關系展開探討。


照片說明:追求台灣海峽和平,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

回到文章一開始提到的藍綠問題,我總覺得台灣政黨光譜的變化莫測及其對兩岸關系的影響,與九寨黃龍瀑布之上的五彩池有幾分神似。當我們沿著五彩池信步漫遊時,未必能看到赤、橙、黃、紫等斑斕色彩(分別跟台灣親民黨、新黨、泛紫聯盟和紅衫軍的顏色標志有關),極目所及的往往是藍、綠兩種光譜,有時藍大于綠,有時綠大于藍,有時藍中泛綠,有時綠中帶藍。但不管五彩池內的藍波綠水如何變幻難測,最終還是不分色彩地匯成了黃龍大瀑布。如果我們將這一氣勢雄偉的瀑布視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巨流,那麼,我們對五彩池內的秋波蕩漾,光怪陸離,也許可以增添幾分氣定神閒的感覺,對兩岸關系的未來也會增添幾分深邃的透視能力。謹以上述心得體會與讀者分享,敬請批評指正。
聯系我們: 上海市華山路1954號新建樓1015 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 (200030)
電話: 021-62932781, 傳真: 021-62933095, 郵箱: taiwanstudies@sjtu.edu.cn